教师9年为残疾儿童义务送教上门孩子好是最

时间:2016-5-2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 点击:

朝阳区高碑店村退休教师王培杰,连续9年为残疾儿童送教上门。吴江摄

姓名:王培杰

年龄:69岁

社区:朝阳区高碑店村

【榜样说】

我不是党员,也不是干部,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,干点普普通通的小事。只不过比他人爱多管闲事,但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挺有意思。我很感恩,也希望将感恩教给每个孩子,这样的生活,即使退休了也很充实。王培杰

每次看见村里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对,我就忍不住过去插个嘴,提点建议。王培杰笑了笑说,这是戒不掉的职业病。

这位从小学教育行业退休14年的老教师,满头白发,戴着金属边的白框眼镜,不足1米6的个子,瘦小却很结实。

她说,老师这两个字,伴随了自己一生。在半壁店小学教学30多年;退休后义务教育村里1名脑瘫患儿9年;为1名多动症儿童补习课程两年多;在打工子弟学校做助学志愿者;在村里教授弟子规8年

对王老师,我只能用佩服两个字。人们都或多或少帮助过他人,王老师的宝贵,在于坚持。谈到王培杰,高碑店西社区居委会书记刘新夸赞道。

义务教脑瘫学生,想让他快乐一点

我不只是把他当学生,也把他当我的孙子。退休教师王培杰说。

2001年,王培杰结束了30多年的教师工作。2004年起,她开始参与上门教育残疾儿童的公益活动。1教就是9年。

王培杰已69岁了,走起路来腰杆照旧挺得笔挺,衣服打理得整洁大方。走在村庄里,男女老少见了她,都热忱地招呼她王老师。

她口中的孙子,是她自2004年夏天起,教育的得了重型脑瘫的学生李祎德,13岁的他只有5岁孩子的智力。

虽然送教上门前,王培杰已对李祎德的情况有所了解。但第一次见到李祎德时,她还是震动不小。

他就这么一直躲在角落里,头也不抬一下,我跟他打招呼,他话也不愿多说一句。王培杰回想道,13岁,是正常孩子最活泼的年纪,他却孤僻地不愿意与人交换。王培杰摸了摸孩子的头,坚定了教导他的决心。

王培杰依照正常学校的教育方式,每天到李祎德家中上两小时课,周末和寒暑假休息。她从一年级的基础教育开始抓起。拼音、汉字、数学等看似简单的课程,对李祎德却是不小的困难。

李祎德视力不好,说话不利索,教授拼音成了最困难的课程。为此,每个声母的发音,王培杰都要把脸凑到孩子眼前,让他用手摸她的嘴型,教他舌头的位置,反复练习;教汉字时,王培杰就把书本里的每个字都放大在纸上;教数学时,王培杰就找来一堆钮扣,让李祎德摸着数数。

李祎德手脚不利索,王培杰还自创了一套手指康复操,一个鸡蛋三毛五,相对应地用手指比划出1、0、3、5几个数。孩子坐在椅子上,王培杰带白癜风专科医院着他上下踏步,进行腿部康复训练。

是教学,也是陪伴。王培杰感叹道。上课之余,自己还常陪着他做游戏、学唱歌、舞蹈,想让他快乐一点,成为一个自强自立的阳光男孩。

言传身教,让孩子有感恩的心

我常常教育他,不管遇到甚么事情,都要保持1颗感恩之心。对残疾孩子,王培杰觉得更重要的,是感恩教育。对自己,能做到的就是言传身教。

2009年,在教育李祎德的同时,王培杰参加了助教志愿者活动,每周去百年实验学校一次,进课堂听课、评课,义务给那里的年轻教师传授做班主任的经验。

百年实验学校位于朝阳区崔各庄附近,王培杰凌晨6点出门,骑车10多分钟到公交站牌,转三趟公交车,花费2个多小时才能到达。半天的助教结束后,她匆匆吃完学校的工作餐,就开始往村庄里赶。

4点左右回到村庄,老伴就来接我,直接送到李祎德家里。王培杰回想道。

两年半的助教时间里,王培杰穿梭于孩子和学校之间,她感到生活的充足。这是我感恩社会的方式,从本身做起,才能更好地教他人学会感恩。

对李祎德的感恩教育,王培杰从最基本的礼貌教起。最开始教他的生活用语,就是谢谢。渐渐地,不愿与人交换的李祎德,到后来有人来家中做客,他都是礼貌的说声您好、请进。得到夸奖或礼物,就会甜甜地回复谢谢。

王培杰给李祎德写了首小诗《感恩的心》,他一字不差的读给爸爸妈妈听。他还用王培杰所教白癜风是怎样引起的的知识,在一年的妇女节时,在纸上写着大大的祝妈妈妇女节快乐送给妈妈,让妈妈贴在墙上。

看着孩子的成长,我很感动。现在孩子的病情加重,学过的知识在渐渐淡忘,但我相信,感恩的心,会一直保留在他身上。王培杰说,9年的送教上门虽然已结束,但这个孩子已成为自己经常想念和看望的大孙子。

孩子越来越好,是最大的回报

最近两年,王培杰的身体也曾出现过不适,但为村庄里的孩子服务,发挥余热依然是她坚持的生活方式。

街坊的孩子王强(化)得了多动症,记忆力不好,成绩总是跟不上来。2013年送教结束的王培杰和居委会书记沟通,去孩子家里义务辅导课程。

这个孩子各方面都很正常,就是跟人说话时,常常说着说着就梗起脖子啊的1声。同时孩子有一定的心理障碍,不愿意与人交换。对这样的孩子,王培杰告知自己,需要有足够的耐心,要走进孩子的心里,真正给孩子带来改变。

第一次跟孩子交换时,王培杰没有自称老师,只说自己是邻居家奶奶。她没有先提学习,只是拍拍孩子肩膀,夸孩子长得好看,问他最近的生活怎样。她选择用陪伴的方式,在王强放学后,每天去他的家中进行辅导。

王强情绪总是很低,我常常努力带着他乐,和他一起玩石头、剪刀、布,带他跳扇子舞,学唱歌,让他开心起来,才能好好学习。王培杰关注王强的成绩,不但自己进行课后辅导,也经常和他的班主任交换,了解王强学习的变化。她还建议王强的班主任,对王强,需要以表扬教育为主。

如今,王强和自己的关系越发密切,有什么事会找她交换。王培杰也经常带着他去参观村史博物馆,在村庄里四周转转。

刚开始孩子家人还提过给我报酬,我一口拒绝,给钱我就真的不来给孩子辅导了,这是我办事的原则。王培杰的态度很坚定,帮助他人,是不需要物资回报的,只要孩子能越来越好,便是最大的回报了。(左燕燕)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tygenv.com/yfhl/744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